|
  • 他山之石
  • 上海静安区:“枢纽型”党组织的争创之路
  •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5日     浏览:12127
  •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上海静安区教育社会组织联合会党支部坚持从社会组织需求出发,结合行业特点和党建工作实际,充分发挥“枢纽型”党组织党建功能,积极为区域内教育类社会组织自主管理服务教育、服务社会搭建平台。

    加强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党支部立足枢纽式党建工作实际,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探索建立教育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网络,不断提升党员的组织归属感、从业人员的政治认同感。 健全工作机制。教育社会组织联合会党建工作部的成立,形成了与教育党工委组织科、成教科相配合的教育系统“三位一体、共同负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并建立了一支30多人的党建联络员队伍,确保党建工作全覆盖。 创新组织设置。根据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建立华山业余美术学校等9所民非院校临时党支部;按照“性质相近、地域相邻、工作方便”的原则,成立了艺术类、语言类、技能类、幼教等联合党支部、联合党小组8个;对于主办单位有上级党组织的35家,采取挂靠的方式加强沟通、交流;对于暂无党员的院校19家,派出专职党群工作者担任党建工作联络员,及时了解学校动态,开展党建工作。 完善工作制度。为了保障党建工作的顺利展开,党支部建立了每周驻会人员例会制度;每月与社会组织的单位负责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联络制度;每季度组织开展联合组织生活;每年组织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和党建之友的联欢活动,确保党建活动取得实效。

    提升工作内涵,探索“党务+业务”发展新机制

    党支部坚持从社会组织工作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监督保障作用,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使党建工作体现行业特点,以作为赢取地位。 营造党建氛围,强化互联互动。利用教育社会组织联合会网站、短信平台、邮件、MSN等网络媒介,开辟党建宣传渠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与教育社会组织联合会“民办非学历教育院校(机构)开展办学专项督察”项目、民非校长培训项目等,加深与成员单位的联系服务。 联系院校实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学习传达“两会”精神专题组织生活,开展“向上海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建言献策”主题讨论活动,不断激发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热情。举办“‘创新与共享’——论新时期民办进修院校的发展道路校长论坛”,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共同推动民办院校科学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组织软实力。以激发社会组织内在动力为目标,以骨干队伍动力建设为抓手,推出《静安区教育社会组织骨干队伍动力建设项目》,分为党建类、办学类和公益类三类,评选出教育社会组织优秀党员6名、优秀党建之友5名、公益热心人6名、创新能力暨具竞争潜力的培训机构3个、综合收益暨具竞争潜力的培训机构8个,培育出一批积极为党工作、优质办学、热心公益、有社会责任感的骨干力量。

    坚持服务引领,助推教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党支部坚持以服务为手段,在服务中加强引领,努力做到服务工作做在前、服务质量有保证、服务内容有实效。 紧扣发展形势,提供服务保障。针对办学院校安全、消防要求,发起创“安全院校”倡议,配合教育局做好“安全院校”消防检查、日常办学督查,并成立了校园安全“信息快速反应机制”应急小组,邀请相关部门和专家为院校负责人、安全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制定安全工作方案,指导民非院校主动、科学应对突发事件。 搭建交流平台,展示院校风采。根据各院校的办学特色,组织开展绘画与书法展、文艺汇演、“我爱我校、我爱我生”师生中英文展演等“金秋风采”展示活动,充分展示了院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教育社会组织的良好面貌,搭建了教育社会组织交流学习、加深友谊的平台。 加强价值引导,助推转型发展。紧紧围绕“友善、包容、诚信、守法”的价值取向,牢牢把握“开放促发展、法治筑和谐”的主基调,以“同心为民创先进,共促和谐争优秀”为主题开展党员奉献月活动。通过走访学校、了解需求,切实帮助社会组织分忧解愁,引领教育社会组织依法办学、按规教育,不断提升行业形象和办学水平,努力推动诚信建设。

     

基层党建 | 干部工作 | 人才工作 | 远程教育

© 版权所有 中共桐庐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