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时分,走进位于瑶琳镇琴溪工业功能区的杭州霍普曼电梯有限公司内,就会听见悠扬的歌声,或是欣赏到婀娜的舞蹈,还有孩童们在嬉闹玩耍,一派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这离不开该公司打造“乐文化”,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
近年来,杭州霍普曼电梯公司秉承“快乐生活,快乐工作”的理念,着力打造快乐企业文化。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在公司内部逐渐营造出了突出以“乐”为主题的企业文化氛围,在此工作的员工实现了“心乐、形乐、意乐”。
何为“乐文化”?该公司董事长宓荣根是这样注解的:“只有让员工生活快乐,工作快乐,才能激发员工的热情,才能使员工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心乐:让员工在岗位上快乐地工作
近年来,“霍普曼”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对一线员工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新入职的员工多为80、90后。而现在的年轻员工过于强调“白领”身份,而不愿到一线从事“蓝领”工作。不少新入职的年轻员工因看不到自身发展前景,稍不如意就辞去工作,造成了一线员工越来越缺乏,这影响到了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对此,公司启用“师傅带徒弟”这一传统模式,每位老师傅与新进年轻员工结成对子,手把手传授技术。工学结合的模式让新员工在进行完理论培训后,在实际操作中有了师傅的指导,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不仅加快了新员工的技艺提高,还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同时,年轻员工对计算机软件运用熟练,也能为师傅在改进生产工艺中提供技术支持。这样一来,不仅留住了年轻员工,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快乐,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也营造了尊师重教、“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形乐:让员工在工余时间感到快乐
2007年,“霍普曼”刚搬迁至琴溪工业功能区,位于桐庐与富阳交界处,因远离城区,员工的工作生活十分不便。同时,由于厂区内各项活动配套设施缺乏,员工业余生活十分单调,不少年轻员工因生活枯燥单一而纷纷离职。新员工流失,老员工不满,这一现状触动了公司管理层,也引起了镇总工会的重视。
欲留其人,先留其心。公司深谙这一道理。为尽快扭转这一现状,在县、镇工会的支持下,该公司决定多管齐下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创造丰富的业余生活来留住员工,让员工有“家”的感觉。
该公司先后建起了乒乓球室、羽毛球室、台球室及卡拉OK厅等文化活动场所,每年公司工会都会做一份详细的活动、旅游方案,举行拔河、乒乓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员工外出游泳,放松心情,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公司还建起了职工文化家园,扩大了图书馆面积,目前拥有各类藏书3000余册,使得员工们工作之余能够根据个人爱好选择K歌、跳舞、打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放松自己,充实自身的业余生活。
今年5月,公司的9层楼高共108套各式户型的职工宿舍投入使用。若夫妻均为双职工,根据人口居住情况,公司为其分配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的套房。同时,还开设了“便利超市”,所有商品零利润销售,员工们不必为购买一些日用品而奔波于县城与公司之间。
意乐:让员工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一直以来,“霍普曼”以“人才兴企”为目标,重视各种人才的培养,为员工搭建平台,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为此,公司与县总工会、杭州工人业余大学合作,在厂区办起了“霍普曼大专班”,把激发一线员工的兴趣爱好与提高文化素质结合起来,把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与学习技术技能结合起来,实现快乐学习不断提高素质。员工们通过这些培训班的指导,加之自身的努力学习和实践,逐渐在工作中摸索出了众多卓有成效的工艺工法,精神面貌也愈发积极自信,部分员工也因此多次获得“百名优秀员工”、“勇克时艰杰出职工”等诸多荣誉称号,员工实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精神上更深层次的快乐。
同时,“霍普曼”创建学习型员工队伍,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的培训制度,成立了由总经理担任校长的企业学校,每周进行不少于三次的培训;聘请行业专家、
“霍普曼”围绕“乐文化”,不断深化“乐文化”内涵,员工们在充满快乐的工作生活环境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