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61名干部“一对一”服务企业
  •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1日     浏览:7293
  • 想企业之所想 急企业之所急 解企业之所难

    这些日子,县人社局党委委员何智华步履匆匆,神情有些凝重,除了忙于日常工作,还有一件牵挂心头的事——尽快帮助杭州富檀针织有限公司寻找外贸管理人才,以解企业的燃眉之急。他一刻也坐不住,走访企业得知这一需求后,立即帮助企业在桐庐人才网上发布招聘公告,并要求县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办公室、就业管理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在求职者包括毕业求职的大学生中进行“物色”。何智华的焦虑缘于近日多了一个特殊的身份——“企业服务保姆”。杭州富檀针织有限公司便是他“一对一”服务企业的对子。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服务企业活动,全力帮助企业破解发展中的各类难题,我县在前期开展县领导走访企业活动的基础上,扩面提升,多点开花,建立县管以上领导干部与企业“一对一”服务长效机制。县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全体县管领导干部冒着高温酷暑走出部门机关,联系走访企业,一场声势浩大的“一对一”服务企业热潮在我县迅速掀起。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一对一’好比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架设了一条长期的‘绿色通道’。”何智华对自己的这份新责任有着深刻的认识,“我们要把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各类扶持政策和重大会议精神及时送达企业,全面掌握企业状况,收集解决企业困难。”

    企业跑得勤,问题看得准,服务就越能贴近企业的心。身为经济口干部,县经信局局长钟一平经常与企业打交道,前段时间没少跑联系乡镇横村镇。这一回,他特地到桐庐羊绒针织有限责任公司走一走。看到熟悉的“老朋友”来了,企业总经理张菊秀高兴地将他领进了办公室。“我以后就是‘一对一’服务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尽管说。”“今年是企业开拓内贸的关键一年,正愁着怎么壮大内销市场。”张菊秀话音未落,钟一平马上结合企业实际给出了发展电子商务的建议。肺腑之言让张菊秀茅塞顿开:“分析很贴切,电商发展的滚滚热潮我们要融入,‘一对一’服务真是送到了心坎里。”

    像“羊绒针织”这样得到“关照”的企业在我县还有许多,“干部进企送服务”正成为一种常态。县领导沉下身子,当好企业服务员;县管领导干部积极响应动员令,“一对一”下企业。

    根据县管以上领导干部与企业“一对一”服务长效机制,全县561名县管以上领导干部结对联系近600家企业,服务对象为规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重大项目及部分成长型小微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养殖业大户等,一定两年不变。机制规定,干部要主动走访所联系的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掌握宏观经济形势对企业的影响,收集企业遇到的问题困难,问询企业对政府的建设意见,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排查,为企业在项目申报、融资需求、科研创新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值得关注的是,“一对一”服务主体和对象一经确定,要对所联系企业进行长期跟踪服务,并做到企业主动邀请的重大会议或活动必到、企业发生的重大劳资纠纷必到、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必到。此外,每季度至少走访联系企业一次,每年至少参与一次企业座谈会,每年至少牵头对接一次产业政策咨询或项目对接活动,每年至少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或工作体会。在此基础上,还搭建了问题流转平台、重大工业问题解难平台、企业家交流座谈平台、企业家协会和各行业协会平台等服务支撑平台。

    截至目前,全体县管以上领导干部已全面走访了自己所结对的企业,有369家企业在政策服务、用工、用地、融资、市场拓展、各类成本、投资及审批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其中100多个问题通过现场解答和协调帮扶等形式予以解决。

    “干部‘一对一’服务企业,不仅营造了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也是锻炼干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大重要抓手。”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把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不断完善,促进干部服务企业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基层党建 | 干部工作 | 人才工作 | 远程教育

© 版权所有 中共桐庐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