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才工作
  • 君山引凤栖画城
  •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7日     浏览:3486
  • ——近年来我县“招才引智”工作综述


      转型的桐庐,求贤若渴;发展的画城,惜才如金。

      区域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地区人才济济,社会发展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近年来,围绕建设“中国最美县”这一目标,我县连续多年确定“招才引智”为“一号工程”,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有效推进企业人才资智对接,积极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着力引进创业创新人才,为“中国画城·潇洒桐庐”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木茂鸟集,水深鱼聚。独特的自然禀赋、良好的硬件环境、优越的政策条件……如今,桐庐这方山川秀美、钟灵毓秀之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前来创业创新,开启了“招贤纳士、引凤来栖”的崭新篇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成长、人才队伍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先一步布局就能先一步赢得主动,先一步开发才能先一步形成优势。

      转型升级,人才是关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列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的战略高度,在人才引进、载体建设、环境改善、创业扶持上给予倾斜,努力夯实基础、优化环境,营造全社会尊重人才、关注人才的工作氛围。

      ——实施“双招”联动。加强对“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工作的融合,建立统一的领导小组,抓督查、抓协调、抓保障;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整合相关部门工作力量,制定覆盖全县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落实跟踪服务机制,确保项目人才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建立统一的工作队伍,组建北京、上海、杭州、宁波4个招商片区,着力加大“招才引智”力度。

      ——强化工作导向。每年的全县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中都对人才项目落地、单位特色工作等内容实施个性化考核,同时更加突出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工作导向;坚持每年编制发布《桐庐县企事业单位紧缺专业人才目录》,进一步明确全县企事业单位近期紧缺人才需求,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培育乡土人才。实施乡土人才“绿色丰收”培养工程、教育卫生人才双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511”工程、技能人才“422”工程等十大人才培养工程,启动行业引领型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培育“双十”计划,开设企业家大讲堂,加快本土人才开发培育,进一步提升本土人才的创新能力。

      完善政策、明确导向、加强培育,我县“招才引智”与人才培育工作走上了一条快车道。

      人才以用为本,关键是让人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我县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较少,施展拳脚的平台有限,怎么办?

      ——搭建平台。“以平台带项目”,建设一批层次高、辐射广、聚集能力强的创业创新平台。通过整合和提升现有资源,建立富春江科技城智慧安防产业园、迎春商务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富春山健康城健康服务核心区、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等,形成了以“两城两区”四大创业创新主平台为核心,“园中园”为支柱,各乡镇子平台为延伸,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良好局面。

      毗邻县城的富春江科技城,由科技软件园、新材料产业园等园区组成,是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桐庐分园,已吸引一大批科技型产业化项目入驻,逐渐成长为杭州市科技西进的新地标;

      位于县城核心区块的迎春商务区,由20多幢各具特色的高档商务楼宇组成,是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主要承接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楼宇经济产业;

      紧邻高速入城口的富春山健康城,是以富春山水和健康服务业为基础,依托“桐君”中医药文化而建立的生态健康产业综合体,吸引了颐居智慧养生产业园等一批高端项目纷纷进驻;

      坐落青山秀水间的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是全国首个以“乡村慢生活”为主题的旅游休闲综合体,浙江省政府批复设立的首个慢生活体验区……

      ——拓展载体。依托浙富控股、汇丰生化、康基医疗等行业龙头企业,累计建成省级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47家,引进郎景和、沈寅初等院士入企开展技术指导,为海外人才和高校专家科研成果在桐产业化提供了多样化、专业化、服务一体化的发展载体;

      ——校地平台。前些天,八方学子汇聚在富春江畔塘塆山下,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这里又迎来了2000多只“金凤凰”,他们有望成为实现“桐庐梦”梦之队的一员。类似于此,与KAB全国推广办公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南昌大学等共建研发中心和创新基地;与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共建研究生挂职实践基地;与中国计量学院正式签约,合作共建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和中国计量学院国家大学生科技园桐庐分园,以中国计量学院国家级孵化器为平台,引进高端人才、高端技术、新成果研究和转化,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此外,我县加强与海外引才机构及知名风投机构合作,分产业、行业组织人才资本合作峰会、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推介会等活动,注重“人才+产业+资本”对接,着力引进一批医疗器械、机械制造、安防物流等我县优势产业急需的海外高层次紧缺人才。

      邀请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专家教授与我县医疗器械企业、传统针织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对接,进一步拓展智力支持,帮助企业在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等方面开展转型。

      一条条举措落地有声,一个个平台相继建成。如今,我县成功吸引了海康威视安防产业基地、英飞特LED电子项目、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服务中心等优质项目先后入驻,为我县“招才引智”打下坚实基础。

      借鉴他人,终究慢人一步;形成特色,方能步步领先。我县结合本地实际,坚持打造自己的特色引才品牌。

      ——以产业链“招才引智”。富春江科技城正积极打造智慧经济产业,科技型产业化项目纷纷入驻,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也通过本土企业与高层次人才的“嫁接”发展,正不断转型升级。目前,园区引进和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省“千人计划”专家5名、市“521”计划专家3名。

      ——以好生态“招才引智”。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战略思想,因地制宜,推陈出新,倾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富春山健康城、慢生活体验区等特色产业平台载体着重引进和培育一批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类高端人才。

      ——以个性化“招才引智”。前段日子,8位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的研究生作为党政储备人才被桐庐县录用,并下派乡镇(街道)以及村任职。面向高校引进党政储备人才到基层工作,是我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基层干部培养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县里还专门出台了党政储备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一人一策一档”个性化培养措施,帮助知名高校毕业人才在桐庐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

      此外,我县实施“百名硕博进桐庐”专项引才活动,开辟“直接面试加考核”的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先后赴杭州、南京、重庆等地举办高层次紧缺人才专场招聘会和校园专场招聘会,两年来共引进120余名教育、卫生、城乡规划等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撑。

      梧桐叶茂引凤来,高端人才汇画城,本地技能人才培育同样如火如荼。

      邀请19所省内外职业院校与县内40余家重点企业现场对接,达成人才培养签约合作项目12个,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姻对接,全年新培育引进高技能人才1152人;

      针对企业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高技能人才匮乏的现状,我县深化政企校三方联动,举办技能人才校企培养合作对接洽谈会,开展“2+1”和“订单班”、“基地实训”等人才合作培养模式。

      在近日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4金6银3铜以及12个优胜的优异成绩,实现在世界技能大赛上金牌零的突破。其中,来自杭州技师学院的杨金龙获得了汽车喷漆项目金牌。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能在这样的大舞台上获得金牌,正是我县内外合力,全面提升技能人才整体素质的缩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批优质人才的成功培育与招引,正是我县打造特色引才品牌的最好验证。

      好土壤,育得好苗木。创业艰难百战多,只有殷实的保障,才能让创业者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没有后顾之忧。

      多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人才成长依赖环境,人才竞争取决环境”的理念,通过事业留人、服务留人、感情留人,努力营造爱才、重才、惜才的浓厚氛围。

      ——政策上,先后出台《桐庐县创业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安居工程实施办法》、《桐庐县创业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制度实施办法》等人才服务政策,为各类人才提供住房安居、医疗卫生、子女就学、配偶推荐就业等一站式服务;

      ——机制上,为激励人才创业创新,开展高层次人才专项津贴评选时,坚持不唯学历职称,看能力业绩,把薪酬待遇和在企业中作用发挥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对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专项奖励;

      ——扶持上,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创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最高10万元创业扶持或2万元无偿补息和大学生创业园免费办公场地;

      ——保障上,对引进两院院士、“国千”专家等高层次人才赠予200平方米以上专项住房,对“省千”专家、市“521”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提供了120平方米专项住房;对给予企业引进的硕士、副高职称、高级技师及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的购房补助;还兴建了168套人才公寓,全方面解决人才安居问题;

      ——服务上,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通过实施《县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和“三实”活动县管领导干部重点企业、人才走访全覆盖制度,切实帮助解决高层次人才创业、住房、子女就学及户籍办理等各项关注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实际困难……

      抓政策、抓机制、抓平台、抓服务四位一体、齐头并进,精心设计活动,人才工作统筹推进,全县重才爱才尊才惠才蔚然成风。

      筑巢纳贤士,凝心聚英才。今日的桐庐,一个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一批批饱学之才、实干之才、创新之才开始不断涌现,“中国画城·潇洒桐庐”业已成为群贤荟萃、才智涌动、活力迸发的“黄金台”。

     

基层党建 | 干部工作 | 人才工作 | 远程教育

© 版权所有 中共桐庐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