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干部工作
  • 关键时刻 挺身而出
  •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9日     浏览:3450
  • ——贯彻“担当有为好干部”精神系列评论五

      

      晚清名臣曾国藩临终前留下一部呕心沥血之作《挺经》。“挺”的意思,就是挺身而出、敢于担当。敢于担当不仅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体现在关键时刻、紧急关头上。一位有担当的好干部,身上都有这种闪耀的品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从各项改革任务、艰巨的中心工作,到冰雪、台风灾害……关键时刻,是谁毫不犹豫站出来,奋不顾身冲上去?毫无疑问,是党员干部。面对灾难,他们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最真实的事例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就是要在困难面前,敢闯敢试,敢于啃硬骨头。面对改革发展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挑战和困难,“担当有为好干部”无论是在乡镇街道还是机关部门,都大力弘扬困难面前不退缩、关键时刻挺得住的崇高精神,全身心奋战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重大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的一线,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啃掉了一块块硬骨头、攻克了一个个难关、解决了一道道难题。党员干部唯有在攻坚面前不怯阵,困难面前不退缩,主动想事、谋事、做事,时时以大局为重,事事为群众着想,才能使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为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最大贡献。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就是要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于担责。去年发生的5.18槽罐运输车侧翻事故之所以能够得到成功处置,就是因为镇干部、人武等部门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才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将灾难带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同时,对百姓而言,灾难袭来之时,党员干部是最大依托和希望,他们的一言一行事关抗险救灾的成败。在危急关头、突发事件等情况下,能不能干在一线、冲在火线,是检验党员干部有没有担当的试金石。党员干部只有敢于担责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最大程度激发群众抢险救灾的劲头,重塑生产自救的信心。

      有人说,“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直接体现出党员干部的勇气、精神、责任心。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经常扪心自问是否干工作冲在前、谋发展想在前,是否在关键时刻豁得出去、顶得上来,切实以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勇气,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担当,在危机中找转机,在矛盾中求突破,干出成效、干出新风。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一支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党员干部队伍,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将更加密切,我们的“一个目标、五大桐庐”事业发展将更加顺利。

      ——转自《今日桐庐》


     

基层党建 | 干部工作 | 人才工作 | 远程教育

© 版权所有 中共桐庐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