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后浦村“党建+合作社”效益大提升
  •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5日     浏览:2901
  •   瑶琳镇后浦村党组织在村里一直很活跃,先锋带头作用明显,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委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五好村”党组织、杭州市基层党建工作“100”示范群、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兵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近年来,还形成了“党建+合作社”的模式,带动村里的大庙菜竹专业合作社更好地发展。

      大庙菜竹基地是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现有竹林面积10800亩,核心区面积2385亩,产量2860吨,产值820余万元,占农业产值的69%,竹笋收入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这几年,在村里的党员干部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加强基地设施建设、规范生产经营。在基地内新建蓄水池5只,铺设管道18公里,安装喷灌设施800亩,建设林道路31公里并进行硬化,同时,建设竹笋市场一个,面积1500平方米。技术培训体系不断健全,村里落实定期培训机制和场所,确保林农每年两次的集中培训,定期发放科技资料,实行全程技术服务。推广生物有机肥、无公害农药等先进技术,组织有机绿色生产,开展林业投入品管理,严格按照有机食品规程组织生产。在规范生产经营方面,党员干部号召村民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雷竹早产高产覆盖生产技术,运用测土配方施肥,肥水同灌,提高雷竹笋的产量和质量,每亩增产15%以上。

      “评价党员干部,不仅仅是看你做了多少工作,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带动村民致富。”这是村党总支书记王罗标经常说的,在他看来,让老百姓生活更好是他的期望,所以带动村民致富成了他的目标。

      随着雷竹笋产量、质量双提升,党员干部又带头给村民们拓市场、扩销路,树立品牌意识。通过竹笋交易市场建设,打响“大庙”品牌,掌握了解市场信息,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做大做强购销体系网络建设,发展培养营销队伍,在上海、杭州等周边地区设立专营摊位,雷竹主导产业专业化服务达85%以上,合作社与林农签订竹笋收购合同率在80%以上,组织产品收购,扩大宣传力度,培育打造品牌形象。

      大庙菜竹基地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促进竹产业的结构优化转型升级,调动了广大林农雷竹种植积极性。实现生态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能保持固土,防治水土流失,大量使用有机肥,能有效解决当地畜禽养殖粪便而造成的农业源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加快实现村庄周围的生态园林景观效应,随着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的推行,将大幅度减少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创造出山清水秀、翠竹悠悠的生态景观,为当地农村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我县林业产业的集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基层党建 | 干部工作 | 人才工作 | 远程教育

© 版权所有 中共桐庐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