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学习贯彻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支撑和脊梁。刚刚胜利闭幕的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产业是桐庐发展的核心,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情怀,驰而不息打造产业生态系统,久久为功建链补链强链,以产业提升筑牢民富县强的物质基础。这为我县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符合桐庐当前实际和长远发展需要。
“十二五”期间,我县聚焦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创新,坚持平台建设、转型升级、双招双引、产业富民“四个狠抓”,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美丽经济如花绽放。
新常态下,产业要实现新发展,我们仍面临不小压力,必须在产业定位和发展上看得远、谋得深、抓得实,进一步放大“两山”效应,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裂变。
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兴则城市兴。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两山”转化的关键。
要坚持智慧产业化,龙头引领,产业集聚,壮大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大力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
要坚持产业智慧化,加快“两化”融合,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加速服务业发展,培育信息经济新业态和新兴产业,推动优势产业向技术高精尖迈进,开拓“两山”转化新蓝海。
要坚持旅游全域化、全域景区化、景区生态化,拉长大旅游产业链条,发挥旅游融合三次产业的作用。并进一步打响“宿在桐庐”品牌,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对桐庐而言,这是赶超跨越的重大机遇,必须加快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发展积蓄强劲动力。
要培育创新主体,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产学研合作,大力营造勇于创新、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双创良好生态,充分调动各类群体积极投身创业创新大潮。
要做强创新平台,打造以“两城两区”为重点的创业创新主阵地,深化乡镇平台(园区)建设,做到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竞争,突出主业、集聚融合,加快实现互补合作、提质增效,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广阔天地。
要集聚创新要素,深入研究产业定位、产业布局、政策配套等工作,完善体制机制,吸引更多科技、人才、金融、服务等双创资源要素集聚,使创业环境更有温度,创新动能不断释放。
要深化改革创新,借助市场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能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优化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积极探索破解土地制约瓶颈的途径,增强平台实体化运作能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软环境,加速沉睡资源流动,全面激发发展动力与活力。
目标明确,蓝图绘就,更需给力。我们坚信,只要全县上下坚持“产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变成美好现实。